頭蝨感染2025年8月1日
病原體
頭蝨 (Pediculus humanus capitis) 是一種只能寄生在人體頭部的細小寄生蟲(最長約三毫米),常見於頭髮,特別是耳背或頸背近領口的毛髮,偶爾亦會在眼眉或眼睫毛間出現。
病徵
最常見的病徵為頭皮發癢。過度搔抓會令頭皮出血或損傷,因而增加皮膚受感染的機會。
若仔細檢驗,可在患者髮根發現頭蝨卵。頭蝨卵有別於頭皮屑。頭蝨卵一般為白或黄褐色,呈橢圓形,並緊附在髮幹上;頭皮屑則呈薄片狀,並容易掉下。
傳播途徑
頭蝨只會爬行,牠們不能在頭髮間跳躍或飛行,故主要傳播途徑是透過頭部與頭部接觸。此外,較為罕見的情況是透過與患者共用梳子、帽子、頭飾、毛巾或枕頭等個人物品而受感染。任何人士均有機會染上頭蝨,然而患者多為幼童,因為他們在玩耍時經常會跟同伴近距離接觸,及其家人。
潛伏期
頭蝨的生長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卵、稚蟲及成蟲。頭蝨卵會在 7 - 10 天內孵化;由稚蟲進化至成蟲需時 7 - 12 天。成蟲可大量繁殖。稚蟲和成蟲須要吸食人類的血液維生。成蟲一般能活上30天,一旦離開人體後,會在兩天內死亡。只要依附在患者頭部的頭蝨卵或蝨子仍然活著,患者就具有傳染性。
治理方法
如懷疑感染頭蝨,應立即求醫。
按照醫生的處方,使用藥性塗劑或洗頭水以殺滅頭蝨。塗藥後洗頭時應使用盆子而非淋浴或浸浴的方法,並使用暖水而非熱水,以減少刺激皮膚表面及經皮膚而吸收藥物。
患者應使用密齒梳子清除頭蝨及蟲卵。請小心處理頭蝨卵。由於毛髮上可能附有活蟲卵,故可使用吸塵機針對家具和地板進行以去除患者脫落的毛髮。患者曾使用的梳子和髮刷則可經浸泡熱水(至少 54°C)5-10 分鐘消毒。
以至少54℃的熱水清洗並以高溫烘乾患者在開始接受治療前2天內曾使用的衣物、被單及其他個人物品,才可把蝨子和蟲卵殺死。無法清洗的衣物及物品可經乾洗或放入密封膠袋最少2周後才可繼續使用。
接觸患者時,須戴上手套。
每次接觸患者前後,均須徹底清潔雙手。洗手時應以梘液及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
應檢查患者的家庭成員及與患者有親密接觸的人士,以確定是否患上頭蝨,及按需要同時接受治療。
預防方法
保持雙手清潔,以正確方法潔手。
避免與患者有親密接觸,尤其頭部與頭部(頭髮與頭髮)的接觸。
不應共用梳子、帽子、髮飾、毛巾或枕頭等個人物品。
定時檢查頭髮,以確定是否有頭蝨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