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又见青山2046,(https://xueqiu.com/4450414398/324984011)
广和通成立于1999年,靠给设备装"联网大脑"(通信模组)起家,如今已是全球前三的物联网模组供应商。
广和通主要产品包括 2G、3G、4G、5G、NB-IOT 的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基于其行业应用的通信解决方案,通过集成到各类物联网设备使其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产品广泛应用于车联网、无线网联设备、移动办公、智慧零售、智慧能源、智慧安防、工业互联、智慧城市、共享经济、远程医疗等数字化转型的行业。
广和通业务版图有三块:1、PC模组,与联想、惠普等巨头合作多年;2、车联网模组,打入比亚迪、长城汽车供应链;3、泛IoT模组,覆盖智能表计、安防、支付终端等长尾市场。
2024年前三季度广和通营收62亿,净利润6.5亿,净利润增长43%,公司毛利率常年稳定在20%以上。这数据放在科技圈可能不算炸裂,但在重资产、拼规模的制造业里,绝对算得上"闷声发大财"的典型。
不过,真正让投资者眼睛发亮的,是广和通近两年在机器人+AI模组的布局——这两个业务,可能才是未来三年的增长极。机器人业务:布局开发平台,割草机器人即将放量。
广和通在机器人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果。
从技术层面看,2024年3月广和通发布了基于高通高算力芯片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 Fibot。Fibot 可助力机器人厂商进行软件及算法的二次开发,赋能具身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家用服务、智慧物流等场景。随着 A 开发生态不断发展,该开发平台将为更多机器人终端带来可商用的软硬件基础。
广和通的机器人业务,前期以智能割草机细分行业为突破点,进行技术积累和复用。面向割草机器人市场,广和通AIC智能计算解决方案将自动驾驶、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神经网络、高精差分GPS定位技术进行高度集合,为机器人行业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全面实现机器人的环境感知、定位导航、地图构建、路径规划、自主避障。
传统割草机需要埋设物理围栏,而广和通的SC126模组通过CV视觉+GNSS定位,实现了“无围栏智能割草”。
2024年四季度,该产品已向欧美头部客户交付,预计2025年将实现批量出。此外,公司具身机器人业务供货全球知名的机器人大模型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获OPEN AI投资),已经送样,预计明年批量交付。
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家用服务、智慧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广和通凭借其在无线通信模组和机器人AI解决方案方面的技术优势,有望在这片蓝海中分得一杯羹,成为机器人智能化浪潮中的重要推动者与受益者。
AI模组:内置大模型,布局玩具、眼镜等硬件如果说传统通信模组是“联网器官”,AI模组则是“决策大脑”。广和通的杀手锏在于:把DeepSeek-R1等大模型塞进指甲盖大小的模组里。
在CES2025 上,广和通发布了 Fibocom AI Stack 端侧 AI 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集高性能模组、AI 工具链、高性能推理引擎、海量模型、支持与服务一体化,具备高性能、易用性、开放性、可扩展性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器视觉场景,如 AI 红外相机、智能座舱、AI 眼镜等,预计受益于端侧高算力硬件等 AI 需求释放。
借助AI Stack,开发者可以快速开发出各种 AI 应用,降低了开发门槛,加速了端侧 AI 的规模化商用落地。
2025 年 1 月,广和通推出了豆包 AI 玩具方案,内置广和通 Cat.1 模组,支持 4G 移动通信,同时可通过智能算法实现精准语音识别 / 唤醒等。它低成本、低功耗,突破了蓝牙和 Wi-Fi 传输在连续覆盖的局限性,助力智能玩具实现AI化升级。
未来,AI玩具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工具,而是集学习、陪伴、启发创造力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智能伙伴。
随着通信和A1 的不断融合,广和通 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不断迭代,云端和端侧 A1模型能力持续增强,将拓展至更广泛的 AIoT 行业,使得 AloT 应用在情感交互、智能决策等方面更智能。
展望:端侧A引爆第二曲线广和通通过DeepSeek适配+机器人场景化+模组生态化的三重布局,正在成为端侧AI商业化落地的关键推手。
其技术路径不仅降低企业智能化改造成本,更推动工业、消费电子、医疗等领域的“去中心化AI”革命。随着边缘算力需求爆发,公司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占据全球物联网模组市场制高点。短期看,广和通的估值锚在传统通信模组(PE 25倍),但机器人+AI模组业务一旦放量,估值体系将向科创板AI硬件(PE 50倍+)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