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要不是有那7000块翻车事件,我们还真发现不了范伟这块演技的璞玉。
让我们把时间转回2005年那个热闹非凡的春晚后台。
台上的欢声笑语刚落,范伟和赵本山的最后合作——小品《功夫》也画上了句号。
谁能料到这一别,竟让两人的人生轨迹彻底分道扬镳。
当时的范伟可不是无名之辈,和赵本山、高秀敏这对黄金搭档的组合,那可是春晚的笑料密码。
但就是这看似其乐融融的组合,却在一场七连场演出后,闹出了42万只给7000的大新闻。
说起这事儿连一向性格温和的高秀敏都忍不住出声了:哥,您这么做也太薄情了吧?
但赵本山的回应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范伟能有今天都是靠我,想分我的钱?做梦!
听到这话的范伟,愣是一声不吭地拿着那7000块转身就走。
说他没脾气?我看未必。
这哪是什么忍气吞声,分明是忍无可忍后的静默抗议。
要知道这42万可是三个人一起演出七场的收入,这分账方式搁谁谁能服气?
有趣的是高秀敏只说了范伟拿到7000,自己分到多少却三缄其口。
估计在赵本山这位财神爷面前,大家都是打工人。
这场闹剧不仅让范伟心寒,也让他看清了自己在这个团队中的定位。
在外人看来这是因为区区7000块和老搭档翻脸,也太没眼光了。
但在我看来这恰恰证明了他的眼光有多毒辣。
说转型就转型范伟这波操作着实让圈内人惊掉了下巴。
2006年就在所有人都觉得他会后悔时,这位倔强的东北汉子接下了电影《芳香之旅》。
别以为演个公交车司机很简单,范伟硬是写了几万字的人物小传,这也太内卷了!
更绝的是为了拍植物人流泪的戏份,他直接杀进医院做起了研究员。
在那个没有短视频的年代,这种钻研精神简直就是演技鄙视链顶端的存在。
要知道他可是从喜剧咖硬生生往戏骨路上转型的第一人。
在《刘老根》里,他是个配角。
在《马大帅》中,他还是个配角。
但这些角色都成了他的演技试验田。
终于在《看车人的七月》中,范伟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主角。
圈内人都说他疯了,放着春晚笑星不当,非要去演正经戏。
可人家就是玩了一手破釜沉舟的操作。
每个角色都是全身心投入,仿佛在向所有质疑他的人宣战。
有人说他这是在自讨苦吃,但在我看来这分明是在用实力为自己开辟新战场。
从小品演员到实力派,这条路上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
范伟用行动证明:别人眼中的自毁前程,可能恰恰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
当所有人都在嘲笑他不自量力的时候,他已经在演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哪是什么不知天高地厚,分明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在作祟。
没想到吧?这位不按套路出牌的老戏骨,还真就一飞冲天了!
2016年的金马奖颁奖现场,当范伟凭借《不成问题的问题》摘得影帝桂冠时,全场都惊了。
这哪是什么配角专业户,简直就是演技界的隐藏大佬啊!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几十年沉淀的火候。
要知道能在金马奖这种演技含金量爆表的舞台上称王,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范伟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加速狂奔。
2020年他又搭上了张艺谋导演的顺风车,在《一秒钟》中贡献了让人拍案叫绝的表演。
这一次他直接斩获金鸡奖和华鼎奖双料最佳男配角。
啧啧这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打脸现场。
如今的范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急着证明自己的愣头青了。
看剧本的眼光越发毒辣,挑角色的标准也更加严格。
在他手里每个角色都像一块精雕细琢的玉石,经过打磨后熠熠生辉。
有人说他是演技开了挂,但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是用时间堆出来的厚度。
从春晚舞台的笑匠,到影视圈的实力派,范伟用实力诠释了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
现在的他拿捏角色就像玩转自己的后花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这不韩国人都被他的演技圈粉了。
岁月是最好的见证者,18年的时光悄悄流逝。
当年那个因为7000块闹得沸沸扬扬的范伟事件,现在想来简直像个笑谈。
谁能想到这个被嘲笑不识抬举的人,如今已经站在了演艺界的制高点。
61岁的范伟用《漫长的季节》征服了挑剔的韩国观众,完成了从喜剧演员到国际影帝的逆天蜕变。
那些曾经说他不懂事的人,现在估计都不好意思开口了吧。
这个倔脾气的东北汉子,用实力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从只会在春晚上搞笑的配角,到能让观众笑中带泪的实力派演员。
他用18年的时间,把当初的任性,变成了最硬核的远见。
现在的范伟早已不需要靠耍宝来圈粉,而是用演技征服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
这告诉我们:有时候离开舒适圈的勇气,比那7000块要值钱得多。
就像范伟自己说的那样:我不是在证明什么,我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回头看看那个在春晚后台默默拿着7000块转身离开的背影。
原来那不是认输,而是为了更好的起跑。
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有时候放弃所谓的优渥,才能收获更大的精彩。
这哪是什么不识好歹,这分明是破茧成蝶的必经之痛。
18年过去了范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选择比能力更重要,勇气比金钱更珍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