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亮、夏明勤
10月30日下午,94岁的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告别了我们。他为后辈所留下的文化价值和集体回忆远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但他确实是仅凭自己的一笔之力,撬动了难以估量的商业价值。
金庸的财富成江湖传奇
金庸创造了一个庞大的“江湖”,其作品与人物IP至今每年都会出现在荧屏上。但他的财富,至今不为外人所知。同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科幻小说家倪匡曾评价,金庸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最有钱的文人,成就他的除了才华,还有敏锐的赚钱天赋。
据不完全估计,金庸小说全球发行量已经超过了3亿册,翻拍或者跟他作品有关的电影电视粗略统计也已经超过100多部,可谓小说界“中国第一IP”。 香港最早对金庸小说进行影视制作,《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等作品被制作成影视化作品,一经翻拍便广受欢迎。而每被翻拍,金庸的版权费便又多了一笔。即使仅使用一下小说中人物的名字,金庸也会收获一笔版权费。据悉,当年周星驰拍《功夫》时候仅使用了一下“小龙女”的名字,便支付了金庸6万元知识版权费。
金庸离去,但由其作品而衍生出的影视和游戏产业仍在四面开花。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陈平原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表示,金庸是一个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成功的报人和商人,他比别人经营更为得法。当年,他以1元人民币将《笑傲江湖》的电视剧改编版权卖给了央视,这是非常精明的手法。他的作品进入日本市场时,也采用过类似手法。这不是一般书生可以做到的。金庸在原创核心完成后,在转移成电影电视游戏等衍生品的过程中,非常有经验,所以会被不断关注和提及。
金庸在成功开创自己的武侠小说之后,还成功地创办了《明报》,成为一名优秀的报人。在办报时,他不仅大策略旗帜鲜明,在实际运营中更是滴水不漏。1959年《明报》初创时,资本仅10万元港币,金庸出8万元,另2万元为他的中学同学沈实新所出。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明报》盈利就已高达1亿元,当《明报》影响力越来越大后,金庸还扩大了经营范围,先后创办了《新明日报》《武侠与历史》《明报晚报》《财经日报》等多家报纸,后来业务进一步多元化,甚至涉及出版业、旅游业等。
《中国新闻周刊》也曾报道过金庸在与一些文化商人谈小说版权时,讲点人情又坚持原则,他会明确表示:熟人可以打九折,不熟悉的按原价。在温和、满脸笑意的后面,是金庸的精明和决断,文人和商人的特质很好地融合在了他的个性之中。
马云是金庸的超级粉丝
金庸的个性,以及他所创造的江湖,也让一众商业大佬为之着迷,马云便是金庸的头号迷弟。金庸去世当天,在手机淘宝搜索“金庸”,会看到一句《神雕侠侣》中的话: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当晚9时20分,淘宝官方账号在新浪微博更新三张旧照,并写道“江湖仍在,永失我爱”,随后,阿里巴巴、支付宝、阿里云、菜鸟网络等阿里经济体相关账号纷纷转发。
10月31日,马云撰文悼念金庸,回忆两人因一侠字结缘半生,阿里以金庸所描绘的少年心英雄梦而创立,并愿金庸所推崇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溶入阿里血液。
忆及金庸对阿里巴巴创业和成长的影响,马云写道:“若无先生,不知是否还会有阿里”;马云还感慨说:“只因先生这样写这样说,我们便这样信了,便这样做了”。
2000年马云在香港第一次拜会金庸,叙谈3小时,临别金庸为马云手书“神交已久,一见如故”,并送马云别号“天行”。其后一个月,马云邀请金庸赴杭州主持互联网CEO论坛,成为中国互联网一大盛事,被称为“西湖论剑”。
2004年,金庸为成立仅1年的淘宝网手书“宝可不淘,信不可弃”。同年,阿里提出以“六脉神剑”为名的企业价值观,名称源于金庸名著《天龙八部》。同时,淘宝早期员工花名多出自金庸武侠小说,办公室也都以武林圣地的名字命名,比如光明顶、桃花岛、达摩院、聚贤庄、侠客岛等,金庸影响马云和阿里之深可见一斑。
2016年,金庸先生92岁之时,马云曾特别录制祝寿视频恭祝金庸先生生日快乐。他坦言金庸武侠精神对自己及阿里企业文化影响深刻:“刚创业的时候,我们18个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十六七个都特别喜欢金庸小说,金庸的小说充满想象力,充满浪漫主义和侠义精神。尤其是侠义精神,替天行道,铲平人间不平之事,给我个人的影响非常深,对阿里巴巴文化影响也非常深,我觉得男人一定要看金庸小说。”
2017年11月3日,由马云担任男一号的电影《功守道》主题曲是《风清扬》:“风起青萍之末,千里烟波,飞驰连夜的烽火。清秋时分浊酒一壶,挑灯看剑回望人海起落,扬帆与岁月放歌……”歌词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武侠情结和江湖豪气。马云也在《功守道》中扫平所有武林高手,一统江湖。
在文章结尾马云写道:惟愿,家国情、侠客梦、浩然气,融入阿里血液,化为百年精神……变成先生留在这个世界的另一种遗产,走完102年。
据不完全统计,金庸武侠小说的阅读人群数以亿计,跨越不同的年龄段、职业以及文化层次,其中不乏各个专业领域的学者和大师。像马云、李开复、雷军等大佬都是他的“超级粉丝”。对于金庸而言,这无疑又是一种无形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