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世界杯主题曲_世界杯非洲预选赛 - fsyxyy.com

德军为何不乘胜追击?二战中敦刻尔克大撤退其实是德国的无奈

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战争前夕,德国在军事上并不像希特勒吹嘘、让西方国家恐惧的那么强大。战争之初,它的陆军野战军声称有275万人,但只有少量装备精良的机动师,为数众多的是装备低劣的预备役师;军需品储备少得可怜;坦克数量也少于英法两国;海军方面,即使把潜水艇算进来,也根本没资格和英国打大仗(这是战前德国一位将领说的);至于把伦敦炸成一片废墟,根本就是荒唐的想法(这也是德国一位将领说的)。德军在军事上的胜利,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西方在军事上的长期衰弱,先进的战略战术,高超的指挥能力和高效率的组织能力,以及将士的激情和牺牲精神。

一切战争,都是军事和经济两个层面的战争,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明知不是美国对手,却偏要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为什么?因为罗斯福总统的“道德禁运”卡主了日本脖子,使它支撑不下去了,拼是死,不拼死更快。还有“三十年战争”期间,瑞典军队在德意志领土上横冲直撞,毫无章法,毫无计划,毫无战略目标,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后勤,需要“以战养战”,“就食”,哪里能解决军队吃用,就朝哪里打,军事目标必须让位于这个最高目标。

二战期间的德国也是。每打下一个地方,它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赶紧搜刮一切钱财——黄金、货币,银行的、民间的,以及一切可以搜集到的物质运回德国,去维持它已日渐难以维持的经济运转。打下一个小国,就小小喘口气。打下一个大国,就大大喘口气。

法国是一个大国,不仅黄金储备为德国的11倍,经济规模可与德国等量齐观,而且比它富裕。为打法国,希特勒已精锐尽出,当是时,与海滩上的40万困兽相比,尽快拿下巴黎,拿下全法,要重要得多——这才是性命交关的事。因此,我觉得,说希特勒放弃了敦刻尔克可以,说军方主张放弃敦刻尔克也可以。更准确地说,是军方和“元首”想到一起去了。当你迫切需要拿下一个国家时,一场战役的胜利是可以放弃的,尽管事后看,这个放弃后患不少,但纸上谈兵总觉易,事后诸葛谁都行,临场机断方知难,利弊得失费思量。后来,德国向苏联开战,其实也是这个原因:打下法国的红利吃完了,战争物资消耗下去不行,英国有美国做后盾,德国则孤家寡人,苏联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成为它唯一可一搏的对象,一如日本对珍珠港。

战争一旦开始,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不以军事考量为考量,甚至也不以军事考量为最重要考量。

这里穿插一段历史。说到德国,不得不想起历史上的“嚎叫女巫”与“条顿悲歌”。

最早,日耳曼人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苦寒之地。公元前6世纪左右,北欧接连数百年笼罩在可怕的低温寒潮中(考古学家在丹麦发现了一具当时的16岁女孩遗骸,发现在短短16年生命中,竟然有14个年头因饥饿导致骨骼发育延缓)。严酷的生活迫使日耳曼人背井离乡,走向辽阔的欧洲腹地。他们沿着易北河南下,来到温暖富庶的莱茵河与多瑙河流域。在那里,和罗马帝国相遇。

南下的日耳曼人有三支(其实是三个部落联盟):辛布里、条顿、阿姆布昂。罗马元老院派出由执政官卡尔博指挥的2个军团北上“靖边”(讨伐北方蛮族)。但卡尔博根本不知道,北欧残酷的自然环境已把日耳曼人打造成天生的战士。一个男人,到使用兵器的年龄,就会在大会上由酋帅或本人的父亲授予矛和盾;战场上,酋帅不如他人勇敢是酋帅的耻辱;侍从不如酋帅勇敢是侍从的耻辱;酋帅战死,战士生还,是战士的耻辱。他们在和罗马军队作战时,男人互相用麻绳相连,要冲一起冲,要死一起死。女人在后面赤裸着上身,拼命嚎叫。在日耳曼人的“墙式冲锋”和“嚎叫女巫”的嚎叫中,2个军团被打得丢盔卸甲。不过,这些北方蛮族并没野心,他们只是想获得一块可以生存的土地,所以他们并没有乘胜前进,而是杀进了高卢。

急于扳回面子的罗马元老院把曾在高卢和西班牙任职的斯拉努斯从北非召回,统帅4个军团,和高卢军队组成联军。但前前后后,损兵折将20万,一次次败在这个蛮族手里。公元前106年,因高卢粮荒,日耳曼人大举南迁,罗马元老院判断其有入侵企图,派出3位执政官,率领12万大军北上堵截。在辛布里、条顿2大日耳曼部落联手下,12个罗马军团彻底溃灭(西方史学家称12万大军仅余10人生还)。

直到公元前104年,元老院召回在北非立下赫赫战功的马略,才总算出了一口气。那是,日耳曼部落已有60万人,三大部族合力南下,根本无人可阻挡。但蛮族毕竟是蛮族,容易满足。拼死拼活,只为一口饭吃。相互之间也没有协同,而是各选了一个方向,被马略各个击破。

首先被灭的阿姆布昂人,他们围攻马略营垒三天,而没有援军赶来,只得绕道而走。又在山里行走了6天,人困马乏之际,马略大军出其不意杀到,被围困在一个山谷里,屠杀尽净。到这时,条顿人才赶到。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兄弟部落已死绝后,全部族在一条山谷里一起放声痛哭,如数万头野兽齐声恸哭般地,给历史留下了一个名词:“条顿悲歌”。

条顿部落死得很悲壮,当他们被复仇的怒火烧昏了头,一头撞进马略的埋伏圈,苦战而不得脱时,条顿首领终于清醒了。为了给部族留下一些火种,他表示:可以献出已婚妇女,换取网开一面。

日耳曼人是很钟情家庭的,他们严格遵循一夫一妻,无论男女,都没有幽会,不受声色饮宴的诱惑(这是塔西佗的原话)。献出妇女,那是已走到了绝路了。但刚烈的是条顿女人,她们向马略提出一个条件:必须保证她们的贞洁不受侵犯,只能将她们作为神庙的奴仆。马略毫不客气回答,“开什么玩笑”。不甘受辱的条顿妇女选择了杀死自己家族的老人与孩子,然后集体自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崩坏3德丽莎强度怎么样
手机信号正常,但使用移动数据无法上网


最新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