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之祭”
是指古人根据季节的变换,进献不同祭品,祭品不同象征意义也不同。《礼记》载:“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褅,秋曰尝,冬曰烝。”后世沿袭四时定祀,四时祭祀的名称有所变动,一般多为春祠、夏礿、秋尝、冬烝。春祭曰祠,不用牺牲,祝词丰富;夏祭曰礿,祭品较少,制作祭品多用煮的方式;秋祭曰尝,秋季谷物初成,献祭祖先品尝;冬祭曰烝,一年之中,冬季进献的祭品最为丰富。
原标题:《文化通识——四时之祭》
阅读原文